汉语字词“斯”的读音、偏旁部首、笔画笔顺、意思、组词造句及英语翻译

汉语字词“斯”的读音、偏旁部首、笔画笔顺、意思、组词造句及英语翻译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息移切頁碼第472頁,第13字續丁孫

斯析也。从斤其聲。《詩》曰:「斧以斯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息移反頁碼第1103頁,第5行,第3字述

析也。從斤其聲。《詩》曰:「斧以斯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息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86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46頁,第1字

析也。

段注以曡韵爲訓。《陳風》曰:墓門有棘。斧以斯之。傳曰:斯,析也。叚借訓爲此。亦曡韵也。殷其靁傳曰:斯,此也。

从斤。其聲。

段注其聲未聞。斯字自三百篇及《唐韵》在支部無誤。而其聲在之部。𣃔非聲也。息移切。十六部。

詩曰:斧㠯斯之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(近代)錢一俗作撕。

錢二今俗作撕。

白话解释斯,破篾。字形采用“斤”作边旁,用“其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有诗句唱道:“用小斧破篾……”。

字形解说金文或作「」、「」,從斤、其聲。「斤」是砍樹的斧頭,引申可為砍伐、削除;「其」是畚箕,在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。金文另作「」,「其」字省形,然構字之意不變。戰國文字或將「其」字之「」省變成「」,與「臼」同形,或是據「」而改。戰國文字中又有「」形,當是省「斤」而成。篆文、隸書及楷書皆與金文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斯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937頁,第10字2陳昌治本第1207頁,第4字3黃侃手批第896頁4說文校箋第629頁,第3字5說文考正第562頁,第10字6說文今釋第2090頁,第4字7說文約注第3485頁,第2字8說文探原第6985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2983頁,第2字10說文標整第375頁,第5字11標注說文第605頁,第13字12說文注箋第4991頁,第1字13說文詁林第13727頁【補遺】第18056頁14通訓定聲第2048頁,第1字15說文義證第1246頁【崇文】第4981頁16說文句讀第2065頁17章授筆記第589頁,第4字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651頁,第1字19古字釋要第1298頁,第1字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