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读者朋友们,欢迎来到华典古韵的“汉字学习课堂”,又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汉字学习笔记啦!本篇笔记写的是“阈”字,跟着笔记一起来学它。
读音阈字的读音为yù,与常见字“域”字同音,《康熙字典》里对阈字的注音为“《唐韻》于逼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越逼切,音域”。
造字本义“阈”字的篆文字形由“门”和“或”构成。“门”字在甲骨文中表示房屋的入口,是房屋的边界,本义为门、门户。“或”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域”的本字,表示疆界。
“阈”字的造字本义是房屋的边界,门槛。在篆文中,“门”和“或”的组合形象地表示了门槛的概念,即房屋的入口处的横木或石条,用来阻拦或限制出入。
在古文中,“阈”字被用来描述门槛,如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“阈,门榍也”,《论语》中也有“行不履阈”的用法,意指走路不踩门槛,以示尊重。
之后,“阈”字的含义也有所扩展,不仅指门槛,也可以指门、门户、门口等,甚至引申为设界、阻拦、限制等动词用法。
如今,“阈”字常用于抽象意义,如“阈值”表示某种条件下的界限或临界点,或者在某些专业领域中指特定的界限,如“安全阈”、“辐射阈”等。
说文解字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阈”字的解释如下:
“門榍也。从門或聲。《論語》曰:'行不履閾。’𨵨,古文閾从洫。于逼切。”
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当中对“阈”字做了进一步解释。他指出,“阈”字的本义是指门槛,即门下的横木,用以区分内外。
在古代文献中,“阈”字常常用来描述人们在行走时不踩门槛的礼节,这体现了古代对于礼仪的重视。
段玉裁还提到,除了门槛的含义之外,“阈”字还可以泛指界限或范围,比如视觉或听觉的界限。
段玉裁还指出古文中“阈”字有时写作“𨵨”,并解释了其构成和发音。
康熙字典《康熙字典》解释“阈”字为形声字,从门,或声。字形直观地反映了其与“门”的关联,即与门槛、门限有关。
“阈”在《康熙字典》中首先被解释为“門榍也”,即门槛的意思。这是阈最基本、最直观的含义,也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用法。
除了门槛,“阈”还引申为界限、范围的意思。在现代汉语中,我们经常使用“视阈”、“听阈”等词语,表示视觉、听觉等感官所能达到的范围或界限。在某些语境下,“阈”还可以指代门户或门口,强调其作为内外分界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