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号: | GSA029/2017-00004 | 主题分类: | |
发布机构: | 市文广局 | 发布日期: | 2017-03-20 |
文件编号: |
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| ||||||||
|
||||||||
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和《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2016年政务公开要点的通知》(兰办发〔2016〕121号)要求,现向社会公布市文化和旅游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。本报告由概述、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、主动公开和回应解读情况、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、举报投诉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组成。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。本报告电子版可在官方网站查看下载。如有疑问,请与市文旅局办公室联系(地址:城关区五泉西路29号;邮编:730030;电话:8113369、8415055)。 一、概述 一年来,兰州市文旅局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规定和市委、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,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,定期研究部署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。着力从组织领导、制度建设、管理体系、队伍建设、经费保障五个关键环节入手,始终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转变工作作风,狠抓工作落实的重要举措,以公开促效率、树形象,不断提升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,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高效运转。 二、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市文旅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局长亲自抓落实,副局长分管部署,局办公室和政策法规与信息处负责机关各处室、各下属单位、各县区文体(广)、旅游局报送信息的接收,以及重要政府公开信息的编辑上报工作。按照2016年文化旅游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,信息工作纳入了全年的目标责任考核,明确了分工,落实了责任,制定了全年信息工作计划。 由于职能整合合并成立市文旅局,我局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。在市委市政府和两局原有制度办法的基础下,我局研究制定了《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指南》、《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工作管理和考核办法》、《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》等7项网络安全制度,对信息内容采集、审核、发布和管理等做了明确规定,规范信息公开工作程序,提高信息公开工作质量,确保信息公开的准确性、及时性和有效性。我局通过服务窗口、官方网站、微博微信、电视报纸等多渠道积极向社会民众公开政府信息。 三、主动公开和回应解读情况 (一)信息公开主要平台 2016年我局主要通过官方网站作为发布平台公开政府信息。我局现在共有3个网站,包括由市大数据局统建的原市文广局的1个网站(http://www.jlbxgm.com)和原市旅游局自建的兰州旅游政务网(http://www.lan zhoutour.gov.cn)和兰州智慧旅游官网(http://www.huanghetour.com)。 还通过“兰州旅游指南”手机客户端、“兰州文化旅游”新浪官方微博、“兰州智慧旅游”订阅号和“兰州市旅游局”服务号2个微信公众号,发布相关的旅游信息,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兰州文化旅游。 (二)主动公开情况 我局依法通过政府网站的“信息公开”专栏、三维数字网站、网站和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等方式和途径,主动对外公布了局机关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力责任清单,公开机构职能、政策法规、政务新闻、工作动态、政务公开、“三公”经费、行政审批、办事流程等内容。 积极推进“五公开”,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,以政务公开监督权力规范运行,促进政府职能转变。针对文化旅游“留客驻兰”等重大政策,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;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,如“加强游艺娱乐场所管理”,在事前向法制部门征询意见后,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,组织专家评审或社会听证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去糟粕取精华,并及时反馈采纳;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、景区规划管理等重点领域的事项尽力向社会公开。 制作“聚焦两会”、“冰雪旅游”、“春季旅游”、“文明旅游”、“金城兰州纪录片”、“5·19中国旅游日”、“第六届敦煌行·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”、“情暖旅途 寻找兰州最美导游与游客”投票、“兰州市第一届金牌导游大赛”投票等专题专栏,运用图片、表格、音频、视频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公开。 全年累计网站主动公开发布信息290条,新浪政务微博发布252条,政务微信发布114条,电视报纸等其他方式发布约180条;办理给市长网民留言30条,给文化、旅游部门网民留言16条;办理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156条,即时办结率、回复率均为100%。 (三)回应解读情况 对重大的社会热点积极报道宣传,及时解读重大政策,关注回应社会重大舆情。我局就社会热点“美丽兰州——2016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年”在北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,“第六届敦煌行·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”在兰州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,主要负责同志均参加。针对重大的方针政策,邀请媒体人、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政策解读,或转载国家省市网站对政策的解读材料;及时更新解读材料,及时跟进政策解读,共发布政策解读稿件10多篇。根据近年政府舆情的特点,建立完善政府部门舆情回应制度,配合市委网信办做好社会关切的政府舆情的回应工作。 四、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,落实“凡是不涉密的文件,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”要求,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维护更新工作;依法、依规、依申请通过政务信息公开查阅点和公开申请点或者《兰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》,公开部门政府信息,规范依申请公开受理、办理、答复的工作流程,保障公民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。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,进一步推进决策公开、执行公开、管理公开、服务公开、结果公开。2016年我局未收到“依申请公开”政府信息的申请,未曾收取过依申请公开信息费用,也不存在不予公开的情况。 五、行政复议、诉讼及其他情况 我局制定出台了《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重大决策制度》、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制度》等工作制度,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坚持集体讨论、民主决策,确保重大行政执法程序合法、实体公正。完善文化旅游市场行政执法流程,对每个执法环节都做出细节描述和要求,确定专人负责案件审核与评查,明确了执法程序与步骤,规范了执法审核及监督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,层层签订了执法责任书,执法人员持证上岗,做到执法要求到岗、执法责任到人、执法权力受控、责任可以追溯。落实《兰州市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暂行办法》,行政诉讼案件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。2016年我局没有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。 我局信息公开内容真实、可信,没有被群众举报投诉的情况。公开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全市文化旅游政务工作、节会活动、市场动态和产业发展情况,为群众生活、文化旅游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。 六、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数量、质量以及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,信息加载不够及时,信息内容不够丰富,信息发布载体不够多样;二是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,高素质信息编辑人员欠缺;三是信息公开的机构建设有待增强,政府信息公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;四是信息公开工作的培训力度需要加强。 七、改进措施 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的要求,进一步推进我局依法行政、政务公开的层次与深度,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政府信息公开水平。 一是全面做好网上文化旅游政府信息公开工作。整合两局原有的政务网,建设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政务网站,拓展文化旅游资讯网、体验网和商务网等,构建面向政府、面向企业、面向游客的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体系,充分利用网站、手机客户端、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触摸屏终端,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载体建设,在信息公开多样性上下功夫。通过多措并举,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水平,全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。 二是加快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。加强信息公开的机构建设,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在信息化人才培训方面的优势,加强服务型、管理型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。
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|
||||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 ||||||||